油用牡丹这个新兴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用国家林业部李育材部长总结的过程来说,大致经历了12个阶段:
1.客观认知。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菏泽一代的群众就知晓牡丹籽中含有“油”,但由于受到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人们一直未能充分利用这种资源。
2.粗放加工。个别花农也曾尝试榨过牡丹籽油,但由于当时无法将牡丹籽的黑色外壳剥掉,结果利用原始方法榨取的牡丹籽油油质差,出油率低,味道苦涩,群众就误以为这种油用牡丹没有开发价值,使得牡丹籽油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3.设备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加工设备的机械化,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把牡丹籽的黑色外壳剥去,经过脱色、脱臭、脱蜡、过滤等处理,加工出的牡丹籽油颜色和花生油、豆油差不多,味道清香。
4.科学评定。2006年,中国林科院实验室检测出了牡丹籽油的各项成份。检测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各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元素含量非常高,是一种高端食用油。
5.加工中试。牡丹籽油各项检测结果出来后,菏泽随之进行了小规模、专业化的实验性生产并取得了成功。
6.技术评估。2010年4月,国家林业局在菏泽组织召开了有3名院士50多名专家参加的发展油用牡丹的专题论证会,最后尹伟伦院士、李文华院士、束怀瑞院士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山东菏泽市发展油用牡丹基地前景广阔,效益可观,对于推动我国牡丹产业发展、满足国民食用油急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一次决定油用牡丹发展前景的关键性会议。专家的科学结论也为今后发展油用牡丹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7.法制推进。2011年3月,经过菏泽市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在准备了详实的材料和进行了多项安全试验的基础上,由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
8.领导重视。2014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以下简称“68号文件”)。“6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木本油料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提供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68号文件”将油用牡丹放在了显著地位,并要求“力争到2020年,建成800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相信在“68号文件”的指引下,木本油料植物特别是油用牡丹将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9.宣传群众。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和认识油用牡丹,仅从2003年至今,我就几乎跑遍了全国能种植油用牡丹的各省市自治区,举办了119场油用牡丹专题讲座。同时,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前往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安徽铜陵、甘肃兰州等地的交流活动络绎不绝。